优志愿牵手小鹭 AI,500 块报志愿的时代真来了?
2025 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为 10.9 亿元,预计 2027 年将增至 12.2 亿元。
但传统模式隐忧凸显:
—— 平台数据显示,2025 年高考报名人数达 1335 万;
—— 传统咨询机构平均客单价从 6800 元暴跌至 2100 元;
—— 人工服务产能极限明显(1 名规划师年服务≤30 人);
——AI 填报工具企业用户数增长 432%。
当 AI 志愿规划大模型,展示“院校-专业-城市”的组合推荐时,行业陷入价值重估:
“当算法比人更懂规则,高报师该如何自处?”
此刻,优志愿的出手,耐人寻味。
一位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如此评价近日教培圈的重磅事件:
—— 高报行业的优志愿,完成对小鹭 AI 的天使轮投资。
虽未透露具体投资规模,但多方信源指出,此次估值就已达 4000 万,双方将共同探索“AI + 教育”的规划赛道新范式。
01、为何是优志愿 + 小鹭 AI?
“这不是简单的资本联姻,而是行业底层逻辑的重构。”
优志愿是谁?
—— 领跑高考志愿规划的 APP,创始人耿忠诚深耕行业十二年构建的“数据帝国”,覆盖 2800 + 院校、十年招录数据及 1800 万考生服务经验,形成全链路智能决策系统(查 / 测 / 填 / 学 / 问)。其技术中台可实时融合政策动态与报考趋势,为 AI 模型提供亿级数据燃料。
图为优志愿的使用界面
小鹭 AI 又是谁?
—— 业内首个“比人更像人”的 AI 高考志愿规划师。由教培老兵耿铭鸿(天津职卓教育集团创始人)耗资 1000 万打造,通过训练近百位规划大咖思维逻辑、调用 40TB 校审数据库,实现 24 小时情感化应答。有家长实测后感慨:“它既能从客观角度,分析院校与专业,也会像老友般,贴心实际地解决高考生报志愿的个性化问题。”
图为小鹭 AI 的使用界面
这是耿忠诚(优志愿创始人)与耿铭鸿(小鹭 AI 创始人)的二次联手,优志愿扎实的数据技术平台,遇上小鹭 AI 深入本地、理解需求的情感化服务能力,这是一次真正的“技术 + 落地”的强强联合。双方平等共创,目标一致:用更智能的工具,赋能整个升学规划行业。
而两家联合,正在开辟新赛道:
1.价格大跳水,服务更多人:
以前找专家可能要几千上万,现在用小鹭 AI,可能五百块就能搞定基础规划。AI 把服务的成本大大降低了,让更多普通家庭也能用上靠谱的服务。
2.解放“老师”,做更值钱的事:
AI 把基础的、重复性的信息筛选和推荐工作包了,那些资深的规划师和机构就能腾出手来,专注于给学生做更深度的规划、个性化指导,帮他们做更关键的决策。这样,一个老师能帮的学生就多多了。
3.优家平台“如虎添翼”:
优家本来就是优志愿做的,专门帮教育机构和规划老师们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线上服务工具(SaaS 平台)。现在小鹭 AI 也要与优家平台进行合作。这意味着,全国那近 2800 家用优家的机构,也有可能快速用上这种先进的 AI 工具,给自己的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实惠的服务,竞争力更强了。
图为优志愿旗下优家 SaaS 平台
02、AI 赛道大事件,500 元就能报志愿?
某高报机构的老板坦言:“往年报考季能签 80 单,今年接到的第一个咨询问题是‘你家系统和 XX AI 平台数据同步吗’。”
随着高考人数落定,资源分配的矛盾愈发凸显:
传统行业痛点已不是 " 费用过高 ",而是 " 无法规模化的服务质量 "—— 毕竟顶级的行业顾问无法分身服务十万计的家庭。
而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面前,整个行业正发生一场静默革命:
过去需要数千甚至上万元的专业规划服务,如今已被拉进 500 元的 AI 普惠圈层,正在击穿行业旧逻辑。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或将成为大规模用户,使用 AI 工具辅助进行志愿填报的元年。
就连腾讯、阿里、百度这些互联网大厂,现在都忍不住把手伸进高考填志愿这个领域了,纷纷搞起了自家的“AI 报志愿”服务。
从百度的 AI 智能估分、AI 志愿助手,到腾讯的基于完整的算法 + 大数据,打造的“新高考通”小程序,再到阿里旗下的“夸克”搜索 APP,对报志愿这块也是虎视眈眈。
而且国家明确指出“必须勇于改革创新,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为技术落地铺平道路。
优志愿投资看重的,也不只是小鹭 AI 卡,更是其背后职卓教育 21 年积累的全周期服务能力(选科 / 志愿 / 留学 / 保研)。这些能力正通过“小鹭 AI 超级校区”,赋能伙伴拓展业务。
03、志愿填报的“全 AI 时代”会是怎样?
我们以小鹭 AI 为例:
融合了优志愿后的小鹭 AI,系统会实时抓取分析近十年千万级录取数据、专业热度趋势、就业报告及政策变动。
还能通过职业倾向测评、学科能力、家庭偏好分析,实现“分数-院校-专业-地域-就业”多维最优解,超越人工经验边界。
成本结构更是颠覆性优化,AI 将服务边际成本压缩近 90%,实现普惠化覆盖,成为传统机构转型的利器。
当 500 元的 AI 志愿规划师,走进千万家庭与机构,这不仅是服务价格的颠覆,更是行业价值逻辑的重置。
04、未来已来,不上车就淘汰
“500 块报志愿”听起来有点夸张,但 AI 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它不只是让服务便宜了,而是整个行业的玩法都在变。
优志愿这次投资小鹭 AI,就是想把小鹭 AI 变成自己和服务伙伴的“超级助手”,让填志愿这件事,从依赖少数专家经验,走向更智能、更普惠、更高效的新阶段。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
对于行业里的人,不上车,可能真要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