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 报告:约 26% 中国用户已着手于生成式 AI

Gartner 报告:约 26% 中国用户已着手于生成式 AI

IT资讯 2023-05-30 09:32:02 1年以前

IT酷哥 5 月 23 日消息,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Gartner 研究总监孙鑫风险的报告,显示约 26% 中国用户已着手对生成式 AI 技术的部署。

该调查结果还显示,在中国有 6% 的用户已经成功部署了与生成式 AI 相关的技术,有 26% 的用户正在积极试点生成式 AI 技术,另有 24% 左右的中国用户表示将在未来 0-6 个月内部署生成式 AI 相关的应用或技术。而最近没有计划或将在五六个月之后才有计划的用户比例约为 14%。相比之下,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则为 3%,中国用户相对而言走在比较前面。

孙鑫认为,中国用户对于数据为核心(Data-Centric AI)的生成式 AI 能力是比较有信心的,而且其整体信心要高于其它一些类型,例如模型为核心(Model-Centric)AI 的方式。

根据 Gartner《2022 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尽早采用复合型人工智能(AI)、决策智能等 AI 技术将给企业机构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缓解 AI 模型脆弱性引发的问题,有助于捕捉业务背景信息,推动价值实现。Gartner 认为,可能下一波比较火热的技术能力,就是所谓的“负责任的 AI”。也就是在生成式 AI 上面加一个保险,让生成式 AI 生产的内容尽量减少“幻觉”,用一种负责任的形式去为人类所处理。关于未来生成式 AI 的技术走向,孙鑫表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解读:

架构角度,现在主流还是在云上运行或者使用生成式 AI 应用程序,但在受管制的一些行业当中企业内部的选择可能会激增,可能会看到一些本地部署的选择。对于基础设施的供应商来说,可以通过生成式 AI 的能力把自己的硬件附加的一些价值体现出来。

模型本身,大模型的推出将会越来越多,未来也会出现更多 Fine-Tuning 模型。Fine-Tuning 模型的优点在于匹配度会比较高,更贴近业务场景,这也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开源软件或者开源社区将会在这个系统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运营角度,未来 6 个月“提示工程”可能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同时“矢量数据库”将会在运营侧变得非常重要。

而在生成式 AI 技术这个大前提下,生成式 AI 技术也会潜在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这一点已经在 ChatGPT 的一些“负面”新闻中有所体现,IT酷哥提醒,对于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应带用负责任的形式看对待及使用、不应当盲从跟风。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络转载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中兴出席 2023 中国国际金融展,引领金融 AI 架构变革
  • Marvell 升级越南子公司,在胡志明市成立第四大研发中心
  • 科技助推艺术创新!宏碁携手英伟达联合 GGAC 落地创意星球沙龙
  • TECNO SPARK 10 系列推出升级素皮版:创新素皮 旗舰质感
  • 13代酷睿换机好时机!尽在宏碁 618
  • 太大放不下:消息称 M43 画幅传感器短时间不会用于手机,小米 14 Ultra 还是 1 英寸主摄
  • 理想汽车 5 月交付新车 28277 辆,同比增长 146%
  • 腾讯 QQ 音乐举行 2023 年 AI 创意设计大赛,会提示词就能参赛
  •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对本季度营收持乐观预期,有机会搭上 AI 顺风车
  • OPPO、vivo 同时退出步步高教育公司
  • TVP 走进腾讯:直面变革浪潮,合力拥抱 AI 新时代
  • 动画电影神作再续,《蜘蛛侠:纵横宇宙》上映首日豆瓣开分 8.9
  • 消息称英伟达 CEO 黄仁勋或于下周二到访上海,此前曾称仍未决定是否访陆
  • 英伟达领涨半导体股价:做空者巨亏 180 亿美元,持续加仓盼翻盘
  • 塔塔集团将建立印度首座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初始投资 1300 亿卢比
  • 沪上论智:华为云企业快成长 AI + 大数据技术创新论坛即将在沪举行
  • MasterGo AI 开放内测申请,“AI + 设计系统”驱动 UI 设计新体验
  • 日本修订芯片战略:到 2030 年国产半导体行业销售额提高两倍至 15 万亿日元
  • 星火燎原 共享未来 | 讯飞 AI TechDay・金华站圆满举办
  • 科技昨夜今晨 0609:广东电信网络故障、王传福称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传特斯拉动员中国供应链赴墨西哥建厂
  •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