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AI 眼镜 1999 元直击雷朋 Meta,对比雷鸟 V3 该怎么选?
去年,Meta 和雷朋联合推出的 Ray-Ban Meta 让众多厂商看到 AI 眼镜市场的巨大潜力,今年 1 月,雷鸟发布雷鸟 V3 AI 拍摄眼镜,以 1799 元的其售价“beyond Meta”,随后,小米首款 AI 拍摄眼镜在近期正式发布,定价 1999 元起。
那么,这几款 AI 眼镜究竟谁更能戳中用户需求?
拍摄:
三者均搭载索尼 IMX681 传感器与高通 AR1 芯片,硬件基底几乎一致。但雷鸟 V3 以 107° 广角视野(小米 105°)实现更开阔取景,且支持横竖双方向视频拍摄,而小米仅能横版录制,Meta 仅能竖版录制,在实际拍摄场景中灵活性稍逊,雷鸟的多向拍摄适配性显然更贴合日常记录需求。
佩戴:
meta 是这三款中最重的一款,45g 重量以及非为亚洲人头围设计的镜框,在佩戴舒适度上较差。而两款国产 AI 眼镜中,雷鸟 V3 重量 39 克,提供了钛合金 + 硅胶双材质鼻托、标准款 / Slim 款双尺寸设计,小米 AI 眼镜为 40g,提供一体式鼻托单尺寸方案,在脸型适配与长时间佩戴舒适度上,雷鸟优势显著。
续航:
小米凭借更大电池以及双芯片低功耗方案,在多个场景续航表现略胜于雷鸟 V3 以及电池容量最小的 meta,不过雷鸟 V3 除了磁吸有线充电,还具备充电盒充电,一定程度化解续航焦虑,尤其适合常在外奔波的用户。
其它:
小米通过整合“人、车、家”生态以及超级小爱,小米 AI 眼镜可以给用户带来一些联动体验,且提供了售价 2699 元的单色电致变色版以及售价 2999 元的彩色电致变色版,而雷鸟则与通义定制大模型,已通过多次更新不断丰富雷鸟 V3 AI 玩法,小米 AI 眼镜像是为小米生态用户提供的 AI 搭子,雷鸟 V3 则具有更广泛的群体适用性。
综合来看,这两款国内厂商发布的 AI 眼镜产品,雷鸟 V3 与小米 AI 眼镜都相较于 Ray-Ban Meta 更适合国人使用,如果你是小米生态用户,1999 元的小米 AI 眼镜是生态拼图的合理选择,但你如果只是需要一副 AI 拍摄眼镜,1799 元的雷鸟 V3 有着更大的拍摄自由度,更好的佩戴舒适性,以及更多的充电补能方式,显然是一个更具普适性的选择,毕竟,少花 200 元换来的实用体验,才是多数用户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