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严打 AI 生成劣质条目:一经发现立马删除

维基百科严打 AI 生成劣质条目:一经发现立马删除

人工智能 2025-08-07 08:12:07 3小时前

IT酷哥 8 月 6 日消息,据外媒 404 Media 5 日报道,维基百科的编辑者刚刚通过了一项新政策,以应对大量 AI 生成条目充斥平台的现状。该新政策赋予管理员权限,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可迅速删除 AI 生成的文章。

WikiProject AI Cleanup 的创始成员 Ilyas Lebleu 表示:“虽然某些迹象可以帮助我们辨识 AI 内容(例如措辞、破折号的使用、加粗标题的项目列表等),但这些特征通常并不绝对明确,我们也不希望仅凭某段文字听起来像是 AI 写的就误删条目。”

“总体而言,AI 内容的泛滥被描述为对维基百科的一种‘生存威胁’:我们的工作流程向来依赖(往往是冗长的)讨论与共识构建,而若没有相应的快速删除机制,AI 可以极高效率地生成大量虚假内容,就将成为严重问题。当然,AI 内容未必特别糟糕,人类同样可以写出糟糕内容 —— 但人类产出速度远不及 AI。我们的工具是为完全不同的内容产量规模而设计的。”

IT酷哥从报道中获悉,维基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对明显由 AI 生成、并符合两个大致条件的条目予以快速删除。其一是条目中包含“面向用户的交流内容”,即其中含有明显是大语言模型对用户提示的回应语句,例如“这是你的维基百科条目……”、“截至我最后的训练更新……”以及“作为一个大语言模型”等。这类语言是我们在识别 AI 生成社交媒体贴文与科研论文时早已使用的典型特征。

Lebleu 说,团队“已见过不少此类特征”,更重要的是,这类语句说明提交者甚至没有通读其所贴上的文章内容。“如果使用者连这种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检查,那我们可以合理推定,他们根本没有审阅任何内容,仅是照搬贴上,这种条目与白噪音无异。”

第二个符合快速删除条件的情形,是条目的引文明显错误,这也是大语言模型常见的失误。这包括所列图书、文章或论文的外部链接根本不存在、无法打开,或者链接内容与主题完全无关。

Lebleu 表示,快速删除是一种“权宜之计”,能处理最显眼的案例,但 AI 问题将持续存在,因为仍有大量 AI 内容未必符合这两项删除条件。他补充说,AI 有可能成为一种有益工具,未来或许能对维基百科发挥正面影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络转载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必应聊天放宽限制:每轮会话最多 30 次,每天上限提至 300 次
  • OpenAI CEO :OpenAI 还没有开始训练 GPT-5 大模型
  • OpenAI CEO 阿尔特曼到访日本,对全球 AI 协调合作表示“非常乐观”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提出新的图灵测试:让 AI 将 10 万美元变成 100 万美元
  • 宏碁、惠普、华硕等品牌发力 AI 笔记本市场,明年将带动新一波换机潮
  • 美国商务部宣布成立 AI 公共工作组,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潜在风险
  • 为防止泄密,美国国会明确要求职员仅可使用付费版 ChatGPT
  • 金融巨头瑞穗银行押注生成式 AI,开放 Azure OpenAI 给 4.5 万名员工使用
  • 微软在 Bing 和 Edge 浏览器中拓展网购服务,帮用户选购心仪产品
  • 中国团队推出世界首颗 AI 全自动设计 CPU“启蒙 1 号”:无人工干预,性能堪比 486
  • 英国初创公司用 AI 提升垃圾回收效率,每年追踪量达 320 亿件
  • 北京出台机器人产业新政,支持 AI 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发展
  • 多家欧洲企业签署公开信,批评欧盟 AI 法案草案限制产业发展
  • 方舟启航,火山引擎这波在“大气层”
  • 亚马逊 Kindle 自助出版功能被滥用,AI 生成的书籍泛滥
  • 联合国将招募数十个机器人,协助完成 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
  • 必应聊天将推出“#nosearch”功能:禁用网络搜索,直达精准答案
  • 魅族申请“魅 GPT”“FlymeGPT” 商标,有望布局手机 / 车机 AI 大模型
  •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 3.0”正式发布:为企业定制 AI 助手,最高可选 1000 亿参数
  • 华为:盘古大模型不会开源,和 ChatGPT 不在一个轨道
  •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