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普惠基层医疗,打破医共体“建得慢、用不好、管不住”的困局

让技术普惠基层医疗,打破医共体“建得慢、用不好、管不住”的困局

IT资讯 2025-07-17 15:06:16 7小时前

前言

“医共体项目必须在年底前上线,我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将几个月的建设期压缩到几周,而且不但要考虑建设前的‘快 ',还要保障建设后的‘稳’”—— 一位县医院医共体信息化负责人不由得担忧地提出:“作为一个普通的县城医院,该如何获得一线城市的技术和服务保障呢?”

在“健康中国 2030”战略的推动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成为我国基层医疗体系升级的核心引擎,并要求 2025 年底力争 90% 以上县市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因此,基层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建设时间紧、IT 基础薄弱、安全风险高、运维压力大”的挑战。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明确提出“集约化开发、云化部署”,“灾备中心按照业务需求,建设异地备份中心或云化部署”。如何通过新型云化服务模式、数字化手段实现资源整合、服务协同与智慧化升级,成为县域医共体发展的关键命题。

破题:如何将前沿技术服务于县域,解除信息化“建不起、用不好、管不住”的困局?

在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中,普遍面临两大矛盾 ——“本地化部署成本高、周期长”与“上云后数据安全风险不可控”。传统模式下,县域医共体需自建数据中心,从机房建设 / 升级、硬件采购到部署往往需要 6-12 个月,且需配备专业运维团队。而使用公有云虽能快速上线,但医疗数据涉及患者隐私,基层机构对数据主权和合规性仍存有顾虑。同时医共体牵头医院的现有硬件尚在服役期内,如何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产价值,也需要慎重考虑。

是否能一举为县域医共体破解“建不起、用不好、管不住”的困局,既能做到“数据不出域、本地私有化”,还能做到“服务全托管、生命全周期”呢?

充分考虑到医共体政策要求和医院的需求,深信服提出了医共体专有云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云”落在本市 / 本县,同时提供类似公有云一样“按年订阅服务、全程托管”的服务模式。借助院外机房的托管私有云、院内机房的本地超融合私有云,搭载无边界办公桌面云,配套一体化安全运营体系,共同构建“一云、一端、一体系”的线上、线下协同作战方案。通过统一架构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解决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中的资源分散、数据孤岛、安全薄弱及运维困难等核心问题。

立新:如何让“本地云上全托管”,既省心又放心?

青海省河南县医共体专有云实践(云上全托管模式)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医共体由河南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建设,成员单位包括河南县人民医院在内的 5 家医疗机构和 6 家乡镇卫生院。河南县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包括新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优化升级医疗机构信息化能力,打造基层一体化平台及基层业务应用系统,同时确保卫生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因为河南县地处西北县域,医共体建设之初,面对复杂的信息化技术,发现系统整合困难、数据安全要求高、业务连续性保障难等挑战重重,不但上线前的交付时间变得异常紧迫,而且上线后的运维服务更为棘手。如何既能‘多、快、好、省’地完成医共体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能将前沿技术和高阶专家为本地服务呢?综合本地私有云、公有云方案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最终选择了深信服“托管专有云”,实现医共体业务信息化的全面升级。

河南县医共体采用“全信创”架构,完全满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要求的“统一信创网络管理要求。硬件设施设备与基础软件应当符合信创标准与要求”。同时借助深信服托管云“本地数据留存 + 云端服务托管”的创新模式,为县域医共体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也是西北区首个“全信创托管云医共体”的最佳实践,为医共体打开了一种新的建设思路!

升级:如何“数据不出域”,也能享有全天候的云服务?

云南省红河县医共体专有云实践(驻地云服务模式)

红河县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探索州县医联体建设,筑牢基层健康防线。红河县人民医院牵头建立紧密型医共体,目标是实现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持续增进全县各族人民健康福祉。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红河县要于 2025 年建设完成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红河县医共体建设以县医院为牵头单位,县中医医院和 13 个乡镇卫生院纳入其中。

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结合牵头医院现有信息化的“继往开来”。因此需要充分考虑现有数据中心的格局,保持“新”与“旧”的合理部署和连接。红河县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初期就面临着这种挑战。红河县人民医院系统需与医共体平台并行运行管理,而且要保障核心数据“不出域”,需要把两套平台都部署在医院归属 / 租赁的机房,这对人员数量和技术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果 IT 基础设施只能部署在医院自己的机房,如何提供如同“托管云”一样的 7*24 小时的云管家服务呢?

深信服结合医共体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提出更为灵活的“驻地”服务模式。它是一种将云计算能力部署在医院本地环境中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并通过服务化交付模式,由云服务商提供统一运维管理,同时满足数据安全、合规性及业务连续性需求。简单来讲就是“云在院内,服务代维”。

在云南红河县医共体建设中,医共体专有云(驻地云服务模式)为医共体信息化提供了快落地、可生长、免运维、高可靠的云基础设施。

树标:打造全国医共体标杆,激活医疗健康数据要素潜能

浙江省嘉善县医共体专有云实践(本地私有云模式)

2019 年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总院,联合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以及五家卫生院,组建成立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于 2022 年全面落地。截至目前,紧密型数字医共体的推广使用已取得成效,实现“456”(“4 个一”工程、“5 位一体”、“6 个在线”)的目标,推动形成医共体“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的良好发展格局。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作为国内标杆,不但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高度认可,在《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的通知》中也着重介绍了嘉善县医共体的典型案例。同时还在第 32 届国际医疗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荣获了“医共体(医联体)高质量发展案例榜样单位”称号。

嘉善县紧扣国家及浙江省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要求,通过建设医共体基础平台及大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运营监管等信息化支撑,为卫生健康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打下坚实底座。

近年来, 医院信息系统数量的不断增加,业务系统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对 IT 基础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架构上线慢、配置更复杂等问题开始制约智慧医院业务的发展步伐。为了更好地承载保护业务、充分发挥业务价值,嘉善县医院依托深信服私有云、下一代防火墙、零信任与安全服务等,以数据计算与服务为先导,以安全建设为前提,在智慧应用“1+1+N”的建设理念驱动下,成功建成了拥有“1 套智慧医疗安全防护体系 + 1 套统一数据计算与共享平台 + N 个智慧医疗应用”的智慧医院,大幅提升了患者就医的体验感与满意度。

嘉善县医院医共体新一代数据中心逻辑上分为数据中心区外联区、互联网区以及医共体医院的容灾区,四大区域由深信服云计算平台进行管理运维,12 节点超融合一体机承载了 HIS 应用集成平台等核心业务,三台分布式存储组成的备份集群承载了医院和新业务的备份任务。通过建立多院区一体化的各类共享中心和业务平台,来实现 HIT 与电子病历系统一体化深度融合。

此外,数据与业务的一体化融合,医护业务一体化整合,临床与管理的一体化构建,也是通过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来实现,充分建立起医护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保障临床服务工作的连贯性,从而进一步优化医护协作,提升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患者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通过建立一套统一数据计算与共享云平台,以服务化理念将业务所需要的底层资源进行标准化整合,基于业务需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提供和统一管理,最终打造具有嘉善特色的有温度,有智慧有健康的善医医共体。

未来:AI 深度融合医共体,释放医疗数据价值

国家卫健委《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指引》明确 84 个 AI 医疗场景,如何让县域医共体快速实现 AI 平台搭建和应用的使用,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比较棘手,需要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才能初步搭建好 AI 的基础平台,而且还面临着不断升级的 AI 模型(如 DeepSeek、千问等等)。

面向线下医疗用户需要在云上快速独立部署 DeepSeek 等大模型推理系统的场景,深信服 AICP(AI Computing Platform)算力平台,通过“安全零风险、算力高弹性、模型轻量化”三大核心能力,为医共体构建一站式智算云底座,以多卡兼容、全模型支持、多场景自适应优化的价值主张,帮助客户降低大模型端到端推理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和安全性。

深信服 AI 算力平台既可以本地部署,也可以按需订阅云上专属算力资源,保障用户数据安全。通过线上线下通过同架构混合云方案,实现资源统一管理、业务统一监控,网络二层互联,实现快速构建模型,快速进行 AI 应用创新。

从数据孤岛到全域协同,从资源瓶颈到普惠医疗,深信服 AICP 算力平台,正在重塑县域医共体的数字化基因。这场由技术驱动的变革,不仅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更让县域百姓的健康有了“智”靠山。

结束语:

在“强基工程”的推进下,深信服“医共体专有云”方案将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了从基础架构到业务创新的全栈支持,助力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均衡目标,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云”动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络转载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