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不足降价来补,苹果手机降多少才会打动你?
5 月 21 日,消费者情报研究合作伙伴 (CIRP)发布报告称,近 5 年来,美国苹果 iPhone 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下降 5 个百分点。在美国市场用户对苹果的热情正在消退。
在中国市场,苹果则出现了销量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下跌 8%,排名滑至第五。《华尔街日报》早在 2024 年就警示“苹果正在失去在华市场的顶级吸引力”。
有业内人士分析,国内手机市场已经是个成熟市场,用户越来越成熟,更看重产品力和体验,不愿为过高的品牌价值埋单。
国产品牌手机崛起,在产品力、用户体验方面已经做到一流水准,有些本土体验其实早就超越国际大牌。近日,安徽一水果店老板在收银台贴出“告示”引发网友关注,更让不少苹果用户大呼“破防”。告示称碰一下支付时,“苹果卡、多一步都是正常现象,不行就换华为吧……”
据网友描述,老板在收款时,因为苹果手机卡的厉害,被很多苹果手机用户追问是不是收银设备坏了,店老板为避免频繁解释,所以贴出告示。
体验过碰一下的用户应该都知道,相比安卓与鸿蒙手机,苹果需要多操作一步,而且流程很卡,经常让支付多出 2 秒以上,在排队结账的场景下,让很多苹果用户很尴尬。
让苹果用户尴尬的不只是移动支付,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苹果手机就给用户开了一个尴尬的玩笑。由于苹果没有针对中国的假期做过适配,无法识别倒休,导致闹钟混乱,工作日没有响,节假日却响起来,让不少用户工作日迟到,节假日却早早被叫醒。
类似的问题还有地震预警功能缺失、高速充电、网络信号差、AI 功能缺失等等,而这些这些功能早已是国产手机标配。
近年来,中国手机品牌的强势崛起,响应速度方面早就进入了第一阵营,新架构的鸿蒙系统更是把流畅做到了极致。而且国产手机更懂中国用户需求,对用户的诉求反应迅速。相比之下,苹果在本土化功能和体验上反应慢,功能缺失、体验卡顿等,让用户备受困扰。
市场数据也显示了这一点,2025 年一季度,华为、vivo、OPPO、小米销量已经超越苹果。近日,“苹果降价”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苹果 iPhone 16 PM 降价超千元。
对于一个曾经以流畅体验为特点的手机,曾经体验优势让用户引以为傲,以价换量只能是权宜之计。倾听用户声音,提升用户体验,给用户最好的产品力,才能赢回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