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低空滴滴”:中国移动在青岛探索 5G-A 通感一体前沿技术示范区,部署华东最大规模 5G-A 基站设备
IT酷哥 5 月 18 日消息,随着低空经济产业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在城市综合服务中的智能化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公共服务体验的重要手段。
《科创板日报》今日报道称,青岛移动联合崂山区大数据局,在崂山区探索 5G-A 通感一体前沿技术示范区,部署华东最大规模 5G-A 基站设备,通过融合多平台布局低空监管,累计执行作业达 16000 多次,飞行时长总计 3400 多小时,飞行里程约 53000 公里,实现无人机飞行全程无人化,让无人机使用像“滴滴打车”一样简单。
大家可能要问了,究竟什么是通感一体?简单来说就是:基于 5G-A 技术及4.9G 频谱,在现有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上叠加感知能力,基站发射波束至被感知物体,接收反射波后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物体的角度、距离、速度等信息。
据青岛移动官方介绍,5G-A 通感一体基站可将通信、感知、算力等多种技术融合,构建起一张低空连续覆盖的感知网络,对 300 米以下的空域无人驾驶飞行器进行精准感知,捕捉无人机轨迹并识别非法闯入无人机。
IT酷哥从官方获悉,青岛移动目前已开通规模化 5G-A 通感一体无线网,融合通信、感知、算力等多项技术,完成重点区域 5G 三载波开启,实测下载速率达 4.1Gbps。
通过部署连片的 5G-A 基站,青岛移动成功开通了北方首个规模化 5G-A 通感一体无线网络。在此基础上,青岛移动已顺利完成省内首个通感一体网试点建设,并成功划定了省内首条无人机航线,开创了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行先试。
这是华东首个规模化 5G-A 通感一体无线网,构建起一张融合通信、感知、算力等多技术低空连续覆盖的网络,可对 300 米以下的空域进行感知,现已完成无人机探测、电子围栏入侵告警、无人机飞行轨迹追踪三大应用试点。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副总经理彭强介绍:通过多个通感一体化基站协同,实现无人机跨小区、跨基站的飞行轨迹连续跟踪上报,无人机及低空数据资源可云上调度、空中指挥、云端处理及实时共享。对复杂轨迹可精准追踪,并实时感知、反馈无人机的经纬度、高度、速度、距离等关键飞行数据,还可以对批量的无人机群的精准感知和视频识别。将对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除了青岛移动之外,青岛联通整合全市无人机资源,打造“智慧低空”一体化共享平台。在青岛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部署 12 个无人机机巢,通过专线实现数据实时回传与 AI 分析。同时,整合无人机服务站点,形成全域覆盖的快速响应能力。项目运营期间,已执行了 10000 余架次的飞行任务,支撑啤酒节、樱花节等大型活动保障。
目前,山东省已经在济南、青岛、滨州等无人机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和场景率先部署 5G-A 低空感知网络,满足无人机高清回传、航线管理、巡航监测等需求,推动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摆渡、物探巡检、农林植保、航拍航测等低空应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