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首次披露行业大模型进展:不追求参数高,希望成本预算可控

腾讯首次披露行业大模型进展:不追求参数高,希望成本预算可控

人工智能 2023-06-24 17:07:01 1年以前

IT酷哥 6 月 20 日消息,6 月 19 日,腾讯云行业大模型及智能应用技术峰会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召开,腾讯首次对外披露行业大模型研发进展,发布依托腾讯云 TI 平台打造行业大模型精选商店,为客户提供 MaaS(Model-as-a-Service)一站式服务,助力客户构建专属大模型及智能应用。

腾讯云还联合多家客户和生态伙伴,启动了行业大模型共建合作和生态计划,推动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基于腾讯 HCC 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大模型能力,为传媒、文旅、政务、金融等 10 余个行业提供超过 50 个大模型行业解决方案。

据澎湃新闻报道,腾讯此次发布的并非是 C 端通用大模型,而是落地于 B 端的产业大模型。对此,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解释称,对于 C 端通用大模型,腾讯内部也有相关应用,但目前尚不能对外公开相关信息。

吴运声还表示,基本在亿级别参数以上的都可以称为大模型,但规模参数越高,消耗的资源和成本也越相应增加。行业大模型的核心在于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关的模型参数,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大”或是“参数高”。在他看来,随着技术和算力的发展,大模型的参数规模也在不断上涨,腾讯更关注怎么用更有效的方法、更低的成本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关注几亿、几十亿、几百亿还是一千多亿这些数字。他举例说,就像不同类型的运动员需要不同程度的体力训练一样,不需要每个人都追求最高的参数规模。希望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合适的模型和最好的服务把大模型真正做好,会在预算和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提供最符合逻辑的模型,让其在场景中达到目的,解决问题。

吴运声还透露,目前腾讯云行业大模型能力已在腾讯企点、腾讯会议、腾讯云 AI 代码助手等多款产品中落地使用。

通用大模型通常需要更高的参数规模和更强的算力支持,也更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IT酷哥注意到,腾讯云此前发布了新一代高性能计算集群 HCC,采用英伟达最先进的 H800 GPU 芯片,其算力超过旗舰芯片 A100 三倍,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络转载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AMD:Meta 正采用其云芯片支持新人工智能战略
  • 中科院自研新一代 AI 大模型“紫东太初 2.0”问世,支持视频、3D 等模态数据
  • 波音宣布与日本航空合作,用 AI 排查 787 梦想客机零件老化和故障迹象
  • 中国联通发布鸿湖图文 AI 大模型 1.0,可实现以文生图、视频剪辑
  • 复旦大学与阿里巴巴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享 AI 大模型底层能力
  • 美国银行分析师:聊天机器人中 ChatGPT 占据最大优势,过半用户会为其付费服务买单
  • 成功率 99%,科学家研发语音 deepfake 软件:只需 5 分钟录音即可欺骗语音认证系统
  • 腾讯与西湖大学共同申请 AI 聊天机器人专利,可使问答语句更准确连贯
  • 学而思网校推出《人工智能第一课》,号称首个基于自研大模型的 AIGC 课程
  • 日本计划在学校内限度使用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 中国团队推出脑电图图像生成模型 DreamDiffusion,清华、腾讯参与研究
  • 匈牙利公司推出世界首款 AI 研发饮料,口味、包装均由 AI 完成
  • 热度过去用户兴趣降低:数据显示 ChatGPT 流量在 6 月首次出现下降
  • ChatGPT 又陷版权风波:两位恐怖小说作家起诉 OpenAI 盗用自己作品用于训练
  • 《自然》杂志正刊发表华为云旗下盘古气象大模型研究成果,天气预报更精准
  •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将打造 2000 亿参数自然语言大模型底座,性能对标 ChatGPT
  • 小冰 CEO 李笛:马斯克呼吁停止研发 AI 大模型,可能是想给自己争取更多时间
  •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没有大算力做大模型就是天方夜谭
  • 华为:盘古大模型不会开源,和 ChatGPT 不在一个轨道
  • 图表显示必应聊天今年 3 月月活用户数量逼近 15 亿
  •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