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扔下车圈核弹:FSD 可以给其他车企用,预言自动驾驶 ChatGPT 时刻正在到来

马斯克扔下车圈核弹:FSD 可以给其他车企用,预言自动驾驶 ChatGPT 时刻正在到来

汽车领域 2023-06-07 14:10:02 1年以前

马斯克刚刚扔下了一枚车圈核弹:

FSD 可以开放给其他车企使用!

马斯克直接是开诚布公:最强自动驾驶就摆在这,喜欢您来!

什么?你说 FSD 也没多厉害?

你马哥还说了:

自动驾驶的 CHatGPT 时刻正在加速到来。

“突然间,你会发现有 300 万辆车能完全自动驾驶,紧接着就是 500 万、1000 万!”

“FSD 开放给其他车厂”

马斯克是个耳朵根子软的人。

你骂他,他永远不可能认错检讨,说不定还要跟你针锋相对冷嘲热讽。

但如果你夸他,他立刻就喜笑颜开,各种“口若悬河”就来了。

通用汽车的“铁娘子”CEO 玛丽博拉跟之前的大众掌门赫伯特迪斯很像,都是坚定支持推动智能汽车革命的人。她刚刚在一场演讲中,公开承认、称赞特斯拉是电动汽车的领军者。

马斯克很开心,马上在推特上顺着通用 CEO 的话唠了起来:

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帮助其他车企!

几年前我们就免费开放了我们的专利,现在我们又开始共享超充网络。

我们也很愿意授权 Autopilot 或 FSD 给其他车企使用,当然任何特斯拉的技术也都行!

翻译一下就是:“跟着大哥混,亏待不了你”,以及“特斯拉的各项黑科技已经这么牛 X 了,你们也没必要重复造轮子”。

但人家根本没说是“免费”,也没说到底在不同车型上怎么个适配法…

所以马斯克也是位语言艺术家,谦虚开放的姿态和不露痕迹的自夸完美融合在一起,而且根本也不用付出任何额外成本。

但从技术角度来看,马斯克的这枚车圈核弹,仍然是威力十足的。

自动驾驶的 ChatGPT 时刻

很多车企、用户可能会一笑了之:马斯克又在信口开河了。

FSD 现在测试的 V11 Beta 版远称不上可靠丝滑。况且在国内落地速度来看,各大自动驾驶公司、新势力的高速 NOA 功能都已经上车,城市 NOA 功能也在争分夺秒落地,FSD 连进中国的前提还没满足…

但马斯克刚刚在接受 CNBC 采访时,给出了他最新的观点:

自动驾驶的 ChatGPT 时刻正在加速到来。

马斯克认为,ChatGPT 尽管诞生时是一个语言大模型,但它的内核其实已经有了 AGI—— 通用人工智能的影子。

马斯克以特斯拉的 Optimus 人型机器人为例,目前它的底层感知、识别算法等等,已经和 FSD 打通复用。

这就说明 FSD 算法本身,也开始了向 AGI 进化的过程。

所以“自动驾驶的 ChatGPT 时刻正在到来”。

一旦 FSD 的模型规模、数据积累迈过某一个门槛,自然会像 ChatGPT 一样形成爆发之势。300 万、500 万、1000 万辆全自动驾驶的车辆规模,几乎是一瞬间就能实现。

而且,老马还特别补充:

目前没有任何一家车企或科技公司能称得上“仅次于特斯拉”。

老马的核弹,威力有多大

马斯克吹牛画饼没停过,这次当然也有这样的成分在里面。

但马斯克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画无源之饼。以往的历史总是证明马斯克立的 FLAG,可能会迟到,但最终会兑现。

而从技术角度分析,马斯克这次扔的核弹,影响仍然不容小觑。

ChatGPT 之所以引起轰动成为 AI 发展的里程碑,核心就是超大规模模型的积累从量变走到了质变,AI 的认知能力出现了飞跃式成长。

首先是对几乎所有有人类涉足过的领域都有基本正确的认识。

这使得以前只会照猫画虎的 AI 应用,真正能完成复杂的创造性任务,开始在一些领域取代人类。

同样,在自动驾驶领域,类似的 ChatGPT 时刻也是以往的自动驾驶算法,从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从依赖真实道路数据采集到自主生成高价值场景来实现长尾场景的高效覆盖,迅速提升自动驾驶的可靠性。

而“生成式”大模型的另外一层价值,表现在自动驾驶规控层面。

很多年前马斯克曾说只有感知环节才用 AI,规控层面还是传统算法,简单理解就是 if else 的逻辑,面对不同场景设置不同的阈值,一旦达到触发条件,就执行相应动作。

这样自动驾驶不是不能用,只不过和人类习惯的驾驶方式格格不入,让人不敢用不愿意用。

而“生成式”大模型,以老司机驾驶模式为蓝本,自动生成不同同行方案,并选择最安全最舒适的一种。

也就是说,马斯克说的自动驾驶 ChatGPT 时刻,是全流程 AI 化,让算法具备对驾驶任务、路况的理解认知,具备和人类司机一样的驾驶基础。

同时 AI 又能避免人类分心走神、路怒斗气等等低级错误。由此自动驾驶大规模取代人类的障碍,就没有了。

所以马斯克“开放 FSD”核弹的真正威力,是目前全球大多数主机厂还在质疑无人驾驶价值,或仍然在研发迭代 AI 算法时,特斯拉突然取得 AGI 突破,拿出了革命性的成果。

产业链下游一侧,主机厂为了避免重蹈“诺基亚”覆辙,只能接受特斯拉 FSD 的合作要求。否则他们的传统汽车就只有被降维打击的命运。

“FSD 开放”,有可能一举将同行的百亿、千亿研发投入“炸掉”、夷为平地。比如蔚来、小鹏、理想去年的研发投入累积达到 228 亿元。成立以来他们的投入的研发毫无疑问已经千亿级别。

自动驾驶公司,以另一家和特斯拉同样软硬兼修的 Mobileye 为例,一年研发投入大约 8 亿美元左右,也就是 50 亿人民币。而高强度研发投入,从 1999 年 Mobileye 成立就开始了...

当然,FSD“核弹”成立的前提,是海量数据、超大算力、自动化数据处理能力等等,而且具体哪一天到来,也不好说。

但现在离这个目标最近的,也的确非特斯拉莫属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车参考 (ID:AI4Auto),作者:有车有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络转载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即将“一统美国”:美国电动汽车充电公司逐步整合特斯拉充电标准 NACS
  • 欧洲汽车巨头 Stellantis 正评估特斯拉的 NACS 充电标准,欧美有望达成一致
  • 英国电池制造商 Nyobolt“复活”路特斯经典跑车 Elise,号称“6 分钟就能充满电”
  • 29.8 万元:全球首款智能电动旅行车,蔚来 ET5 旅行版正式发布
  • 吉利银河首款轿车银河 L6 通过工信部申报,将匹配银河 L7 同款雷神电混系统
  • 长城新能源量产车型坦克 500 Hi4-T 月底上市,纯电续航 110 km
  • 福特汽车董事长:美国在电动汽车领域还无法与中国竞争
  • 五菱新能源将于 6 月 28 日发布新品牌“菱势”,首款车型同步上市
  • 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发布极星 OS,推进品牌本土化
  • 最高时速 20 公里 / 小时、续航里程 18 公里,小米将在欧洲推出电动滑板车 4 Go
  • 财政部:初步估算 2024-2027 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 5200 亿元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出台:理想定下 2025 年目标,蔚来称“优势在我”
  • 消息称特斯拉将收购德国无线充电公司 Wiferion
  • 创维 EV6 II 汽车上市:CLTC 续航最高 620 公里,15.68 万元起
  • 保时捷纯电车型 Macan EV 发布预告,将与电动快艇共用动力系统
  • 比亚迪海豚车型澳大利亚上市,3.889 万澳元起
  • 宝骏纯电新车“云朵”车身颜色确定:云海白、暮云紫、烟云青,预计 7 月上市交付
  • 日本计划向青少年教授电池生产技能,松下、丰田将提供支持以应对劳动力短缺
  • 比亚迪确认正就建设巴西工厂展开磋商,年产量约为 15 万辆
  • 长城哈弗枭龙系列车型 6 月销量 6098 辆,环比增长 97%
  •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